新西兰投资者签证大改:钱要花在刀刃上,经济才有活力
新西兰政府最近给它的“积极投资者+”签证(Active Investor Plus Visa)来了个大升级,核心目标就两个:让投资结构更合理,让这些钱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更大。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次改革效果立竿见影。
新政开局火爆,旧政相形见绌
自从今年4月新规上路,“积极投资者+”签证的吸引力明显大增。短短两个月,就收到了168份申请!这些申请背后代表的潜在投资额,高达10亿新西兰元(相当于6亿美元)。更实在的是,其中已经确认落地的投资额,达到了2500万纽币(约1500万美元)。这成绩单,可比老政策强太多了。
要知道,老签证因为门槛高、要求复杂,整整两年才收到35份申请,简直是天壤之别。
新规核心:钱不能“躺”银行
这次改革最关键的变动,就是给投资者的钱“指了方向”:
1、必须“动”起来: 至少75%的资金,得投入到股票或者高等级债券这类能活跃市场的资产里。
2、限制“躺平”: 放在银行账户或存定期的钱,最多不能超过总投资的25%。
这直接推翻了老政策——之前投资者可以把100%的钱都存银行,最长能存半年。
地产投资也松绑了
除了管住银行存款,新政还给地产投资开了条路:现在签证持有者可以投资那些搞房地产开发的新西兰本土公司了,选择更灵活。
专家解读:小调整,大意义
澳新银行移民部总监James Hall点出了新政背后的逻辑:这个75/25的投资比例要求,核心就是不让钱在银行账户里“睡大觉”,得让它们真正动起来去创造价值。
他解释道,虽然银行账户像个“临时停车场”,方便签证资金暂时落脚,但政府显然更希望这些钱能开出去,找到能“干活”、能增值的投资项目,而不是一直停在低息的存款账户里。
Hall认为,新规正好解决了老政策里一个“小毛病”——以前投资者可以把所有承诺的资金都放在利息很低的银行存款里,一等就是好几个月,等着被“召唤”去投资。这效率确实不高。
对投资者影响多大?
Hall觉得,新规对投资者的实际行为影响有限。一方面,原来就有的“最多存银行6个月”这条规定,在新政下依然保留;另一方面,投资者从获得原则批准后,还是有足足12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最终投资安排。
在他看来,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从“钱可以全存银行”变成“最多只能存25%”,更像是个需要适应的“小手续调整”,还不至于让大家彻底改变投资的大方向。
未来展望:钱活了,经济才活
这次政策调整,释放了几个积极的信号:
1、盘活金融市场: 强制要求大部分钱投入股权或债券,有望给新西兰的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
2、地产企业迎利好: 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多了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
3、投资效率提升: 整体来看,新政有望推动年度投资额创下新高。
新西兰政府这波操作,目标很明确:既要保持移民政策对有钱人的吸引力,又得想办法让进来的外资真正“干活”,为实体经济添砖加瓦,而不是躺在银行吃利息。从改革初期这红火的申请量和投资额来看,新设计的这套框架,正在朝着预定目标稳步前进。说白了,就是希望投资者的钱,能花在真正带动新西兰经济发展的“刀刃”上。
如果您对《新西兰投资者签证大改:钱要花在刀刃上,经济才有活力》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
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