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移民须知:儿童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介绍
很多人移民到澳洲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澳大利亚的育儿福利、教育环境和国内有诸多不同。在不同环境的长大的孩子们真的会不一样吗?对家长们来说,又有怎样不同的体验呢?
国外风景
关键词一:育儿福利
如果你成功移民了,并且准备迎接一个新生命,澳大利亚政府就要开始大力把福利塞进你手里了。
首先法定产假是妥妥的。澳洲政府可以提供给孩子的primary carer(通常是妈妈)每次最多18周的澳洲带薪产假政策(Parental Leave Pay),爸爸或者同性配偶也能领2周最低工资!此外,员工可休12个月无薪育婴假,并且可以申请延长12个月假期。
新妈妈新爸爸还可能有育儿补贴(Child Care Benefit)、育儿退税(Child Care Rebat)以及其他福利。
今年7月以来,福利署继续大力增加育儿福利,例如针对年收入低于18.5万澳元的家庭,育儿退税无上限。而针对年收入超过18.5万澳元的家庭,育儿退税上限将从每孩7,500澳元上调至10,000澳元。
同样是为了鼓励生育绞尽脑汁扣“二胎”税V.S.排除万难给你放假/发钱哪一个体验会更好?
关键词二:教育模式
教育上,澳大利亚长大的孩子在游戏中认识了澳洲纸币和硬币并会使用,懂得消防救护和报警的相关知识,知道怎样平衡膳食,他们甚至懂得做烹饪、缝纫、建筑、木工、飞机维修或者读小说等等。这是在游戏中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多面手。
家长可以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给老师塞钱让多关照”这样的事情是被严令禁止的。(之前就有华人家长给老师包了600澳币的红包,老师吓得直接报警了……)
中国搞了十几年素质教育,遗憾的是其内核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也许这也算是发展的“阵痛”吧。
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背唐诗、算加减法、解数理化难题、背文言文、英语单词等等,而搞活动、做手工等“高大上”项目就变成了家长的家庭作业,让不少70、80后中产家长叫苦不迭。
小时候背的那些加减乘除珠心算你还记得多少?出了国才知道真的有用的生活技能我们还有很多要学……
关键词三:公民/道德教育
在澳大利亚,正式的公民教育从三年级开始,大约在孩子8-9岁左右,但是许多老师实际上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一些非正式的公民教育,也就是在孩子大约6-7岁时。有的小孩子是会理解这些基础性的概念的,比如分享、什么是公平、进行小组讨论等。
给大家感受一下澳洲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
三年级:规则和权利
了解为什么我们会建立规则以及我们如何建立规则,会让学生去了解规则是如何能够保护其他人的权利的,谁有权利去制定规则等。
四年级:团队合作
要求学生学会明确问题,并设计可能的解决方案与行动计划。老师会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组,引导他们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想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五年级:辩证思维
要能够理解现行法律体系中关键的公民角色与责任。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只从电视等媒介中获取知识。在11岁左右,学生能够利用班级讨论的形式来辨别那些过于笼统和绝对的表述。
六年级:价值观与全球视野
要知道成为澳大利亚的公民后,正式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哪些,澳大利亚公民共同的价值观都是什么。
希望12岁的儿童去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明智的公民应有的、超越他们自己国界的责任,去理解一个国家层面上的全球化公民教育。比如说对于人权问题的意识、对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心等,对于全球性事件要持一种积极关心的态度,能够用当下的全球性事件来讨论全球化公民的概念。
在技能方面,希望他们能够拥有数字化呈现的能力,能够用数字化呈现方式评价一些东西,比如他们可以通过媒介来一场竞选,或者鼓励人们来加入一个全球性的事业。
如果您对《澳大利亚移民须知:儿童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介绍》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
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