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信托:CRS时代下的合规屏障
离岸信托,不是用来“逃避监管”,而是在合规前提下,实现真正的身份隔离与资产保护。
法律隔离——资产关系“剥离”
一旦设立,资产就由BVI、开曼等地的独立受托人管理,不再属于委托人个人财产。国内法院很难直接执行。
CRS信息可设置保护机制
离岸信托作为独立实体进行CRS申报。
只要委托人非中国税务居民,身份不易直接暴露。
可通过多层结构和受益人条件设置,增强信息保护。
司法穿透难度高
受托人在境外,信托文书受海外法律保护,不属于中国司法管辖范围。
即便国内法院判决,也须走复杂的司法协助程序——成功率极低。
家族治理与代际传承
-
可设置“教育金”、“创业支持金”等分期分配机制
-
安排“婚姻保护条款”,防范子女婚变导致财产外流
-
通过“慈善信托”延续家族价值观与社会责任
信托不是万能钥匙,关键还得看合规设计
很多人以为:设个离岸信托、找个受托人、开个境外账户,就能高枕无忧。
但其实,真正决定你是否“安全”的,是你的税务居民身份。
所谓“顶层身份”,指的是:
通过合理的身份规划与税务居民身份优化,避免在不同法域之间被重复征税和合规纠缠。
为什么这步如此关键?
因为CRS的运行核心就是——税务居民身份。
只要你还是中国税务居民,不管你的资产放在香港、新加坡还是开曼、BVI……哪怕账户名不是你,只要最终信息可穿透到你本人,中国税务机关都有权获取并征税。
那是不是拿了境外身份,信息就绝对不会传回中国?
不是所有身份都有效。要看是否真正实现以下三点:
1、你是否在移民国实际定居、成为税务居民并合规纳税?
2、你是否已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转为“非居民”?
3、你是否已把家庭、资产、主要经济利益合理布局在境外?
一句话总结:
“CRS信息交换的依据,是你的税务居民身份——不是护照国籍。”
如果你不再是某国的税务居民,你的金融信息就不会被传至该国。
反之,即便你持有他国护照,但仍长期居住在境内、主要经济关系未脱离——中国仍有权获取你的金融信息。
所以说,没有顶层身份加持的离岸信托,在CRS时代更像是一层“虚掩的门”。
真正能构建起安全屏障的,是“身份+架构”的双重合规配置。
如果您对《离岸信托:CRS时代下的合规屏障》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
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