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净值人群:选择私人银行还是家族办公室?
手里攥着1亿美元以上的可投资资产(也就是所谓的“超高净值人群”),理财这事儿可一点都不轻松!需求复杂、挑战也多。
这几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超级富豪,开始用家族办公室取代私人银行来打理财富,2025年数据显示,全球亿万富豪们大约50%的资产(总值4.5万亿美元)都交给了家族办公室管着。
那么,对于家族办公室于私人银行到底应该怎么选?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尤其从成本效益、隐私保护、风险隔离和长期传承这四个最要命的维度,帮您看看什么时候该选家族办公室,什么时候私人银行更合适。
一、服务目标:管家 vs 超市?
这俩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家族办公室 (家办):专为您家族服务的“超级管家”,它的核心目标就一个:
让您家族的财富不仅保值增值,还能稳稳当当地传给子孙后代!它背后是一个顶级的专业团队(法律、税务、投资啥都懂),围着您家转,量身定制方案。
一句话:只为您家服务,以您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私人银行 (私行):本质上是银行(还是上市的那种)专门服务有钱人的部门。
它首要目标是给银行赚钱!这就尴尬了——银行力推的、利润高的金融产品,真不一定最适合您家财富传承的需求。
服务内容深度差不少:
家办:服务是“全家桶”!投资理财、资产保全、税务筹划、财产传承、慈善安排... 它都能深度介入。
而且,它能完全站在您这边,在银行、保险、券商、信托这些领域,帮您精挑细选甚至定制产品,目标就是财富的“守、增、传”。
私行:重点还是卖金融产品和做资产配置,服务深度受银行内部流程限制,最大的隐患是:推荐产品时,银行自己的利益可能占了上风。
品牌效应也不一样:
私行:牌子响当当!像瑞士信贷这种,很多客户都合作十几年了,信任度很高。
家办:这可是财富管理的“顶配”!它和私行的关系,打个比方:家办像您的私人医生,长期关注家族“健康”;私行更像豪华酒店,提供顶级的、但终究是标准化的服务体验。
二、资产规模:算清楚成本这笔账!
资产体量绝对是选择的关键!
家办的成本:每年运营成本大概占管理资产的1%-2%。
管着10亿美元?每年开销就得1000万到2000万美元!规模效应很重要:管5亿美元以下的小家办,成本可能高达0.432%;但管10亿以上的大家办,成本能降到平均0.352%。
钱花哪儿了?57%是纯运营成本(养团队、法务合规、办公场地等),真正花在投资管理上的才24%。
私行的成本:表面费率看着低(0.5%-1%),但坑在“隐性成本”!
比如卖私募产品,收1.47%管理费不说,超额收益的分成最高能到95%!再加上CRS(全球征税信息交换)这些监管收紧,合规成本涨了,最终还得转嫁给客户。
结论很清晰:
-
资产少于1亿美元?私行的标准化服务和较低基础费率更划算。
-
资产超过5亿美元?私行那套标准服务根本满足不了复杂需求,家办的成本效益优势就太明显了!
关键临界点在3亿美元!资产低于1亿,养个全职CIO、租个像样的办公室这些固定成本,可能就把收益吃光了;但一旦超过3亿,家办量身定制的服务和长远规划的价值,就完全值回票价了。
三、财富传承:谁能真正“传下去”?
超级富豪们现在最愁的不是“怎么赚更多”,而是“怎么守住”和“怎么传给下一代”!财富传承,绝对是头号需求!而这事儿,家办最拿手。
家办在传承上优势突出:
深度介入家族治理:它能帮您制定“家族宪法”、培养接班人、设立慈善基金会... 把家族价值观也传下去。看看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运作140年了,六代人还在顶级富豪圈,靠的就是这套完善的治理体系!
灵活的分配方案:定期给钱、遇到大事(结婚生子)给钱、设定条件(比如考上名校)给钱... 确保财富按您的心意分配。
强大的工具运用:设立家族信托、家族基金来保全和传承财富,是家办的看家本领。
私行呢?短板明显:
虽然也做家族信托,但更偏向于卖金融工具(比如保险金信托、慈善信托)。对于调解家族矛盾、教育下一代这些“软需求”,私行能做的很有限。
核心区别:私行是“销售导向”(怎么卖出产品?);家办是“需求导向”(怎么真正满足您家需求?)。
四、隐私保护:钱袋子捂得严不严?
全球监管越来越严,隐私和风险隔离成了超级富豪们的心头大事!
家办的“硬核”保护:
它能通过搭建离岸信托(选在库克群岛、开曼、BVI这些地方)、基金会等架构,实现法律层面的资产隔离!把企业经营风险、婚姻风险、遗产纠纷通通挡在外面。
这是私行很难做到的!为啥选这些地方?信托法律成熟、基本没直接税(所得税、遗产税都免),而且像库克群岛信托,财产能传150年,为后代规划太理想了!还能搞特殊信托满足个性化需求,保护更强。
私行的“软肋”暴露:
瑞士银行保密法早就名存实亡了!2014年签了信息自动交换协议(CRS),到2025年,瑞士已经把非居民账户信息交换给几十个国家(包括欧盟、加日韩等)。
客户隐私大打折扣!更糟的是,私行设计的信托如果没彻底切断委托人控制权(像张兰那个被新加坡法院“击穿”的信托),就挡不住债主追索。
还有像瑞银在法国被曝帮客户逃税、账户信息公开的丑闻...依赖“保密协议”的私行,在法院面前很脆弱!
五、选哪儿安家?政策风向很重要!
在哪儿设家办或选哪家私行,政策环境是硬指标!
新加坡:亚洲家办首选!优势太明显:无资本利得税、无遗产税!跟70多个国家签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2025年门槛虽然提到2000万新元(约1480万美元),但送就业准证(EP)和永久居民(PR)身份,对亚洲富豪吸引力巨大。
香港:传统中心,但吸引力受挑战。政治环境不确定性是硬伤。
虽然在做ESG投资、绿色金融、慈善网络方面还有优势,但面对新加坡的税收和政策竞争,压力不小。
瑞士:老牌私行中心,光环褪色。银行保密法2013年就终结了!
瑞银等大行还因逃税、洗钱在法国、美国吃官司,声誉受损。靠“保密”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综合来看,选家办还是私行,得掂量清楚这几点:
1、资产规模:
-
1亿以下?私行优选!
-
3亿以上?果断设单一家办!
-
1亿到3亿之间?考虑联合家办 + 私行互补。
2、家族阶段:
-
创一代,一门心思搞钱?选私行!
-
成熟家族,愁传承?必建家办!
3、控制权:
-
想自己绝对说了算?选家办!
-
更想借机构的力?选私行!
4、税务筹划:
-
需要全球性、高难度税务筹划?家办更专业!
-
主要在单一国家/地区?私行可能够用。
5、隐私保护:
-
要求极高,一点信息都不想漏?家办是唯一选择!
-
能接受一定透明度?私行也能考虑。
6、传承规划:
-
想规划好几代人?家办是刚需!
-
主要管好眼前几年?私行也行。
记住!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一个动态组合的过程,家族在财富积累初期可能依赖私行快速增值;等财富体量大了、要考虑传承了,再逐步引入或转向家办,做好风险隔离和长远规划,灵活搭配,才是王道!
如果您对《超高净值人群:选择私人银行还是家族办公室?》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
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