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集团爆雷,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监管迎来“拐点”?
柬埔寨太子集团(Prince Group)的创始人陈志遭到美国制裁后,其引发的后续影响如同涟漪一般,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散开来。最新一轮受到冲击的,正是他在新加坡设立的家族办公室——DW Capital Holdings(下文简称DWC)。
此前,新加坡的DWC被精心包装成一家“高净值家族财富管理平台”,然而如今,它却沦为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重点调查目标。这一事件背后所牵扯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涉嫌跨国洗钱网络的真相,更有可能成为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监管政策出现新转折的关键节点。
1、漂亮外衣
DWC这一名称很早便已在公开资料里有所显现。据悉,该公司于2018年于新加坡完成注册登记,对外宣称是一家家族财富管理机构,还表示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了6000万新元,其投资范畴广泛,涉及汽车融资、精品酒业以及游艇管理等多个领域。
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陈志,图片:联合早报
它还宣称符合MAS“13X”单一家族办公室税务豁免资格,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然而,这看似辉煌耀眼的一切表象,在太子集团陷入全球制裁的困境后,逐渐开始分崩离析。美国司法部公开指控陈志,称其主导构建了一个以柬埔寨为据点的网络诈骗与非法资金转移网络体系,涉嫌操纵多达上千个账户,开展“pig - butchering”(即养猪式诈骗)活动,同时还利用加密货币进行洗钱操作。
太子集团人物关系,图源:联合早报
10月上旬,美国方面对外宣称,已扣押与该犯罪网络存在关联的12.7万枚比特币,按当时的市场价格估算,这些比特币市值约达120亿美元。无独有偶,英国也同步采取行动,冻结了陈志在伦敦的19处房产,其中涵盖一栋价值约1亿英镑的伦敦办公大楼。
在这一连串的调查行动推进过程中,新加坡的金融监管机构着手追查陈志的资金在新加坡本地的流向与落脚之处,DWC也因此迅速进入了监管部门的调查范围。
2、监管介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目前已公开确认,对DWC的合规性展开调查。调查涉及“13X”税务豁免资格的真实性与反洗钱审查。
MAS调查太子集团,图源:网络
消息人士透露,MAS的调查重点是DWC是否真实具备家族办公室的运营实质?其申报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与太子集团或陈志本人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资金往来?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调查内容包括几个关键方面。
一是资金来源核查,即DWC名下资产及投资项目的初始资金是否源自合法渠道,是否存在与境外账户、加密货币钱包的异常往来。
二是运营实质审计,考察DWC是否真的雇佣了投资团队、具备决策机制,还是仅为太子集团资金的中转“空壳”。
三是税务优惠资格复查,新加坡家办政策要求家办管理资产须满足一定门槛并在本地有实质运营;若虚报资产规模、滥用优惠,将面临撤销资格与追缴税款。
DW Capital,图源:联合早报
此外,监管机构还在关注跨境资金流监控。MAS已与警方及国际监管合作机构沟通,重点关注通过DWC与其他境外壳公司之间的资金链条。
3、监管提速
此次调查的展开绝非偶然事件,在过去四年间,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20年时,其数量约为400家,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超过2000家。
鉴于新加坡家办政策所具备的强大吸引力,再加上监管初期对于单一家办采取的相对灵活态度,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资金便趁机寻求“洗白”途径。而太子集团事件,恰恰精准地戳中了这一监管的薄弱之处。
面对挑战,新加坡监管机构采取了双轨策略:
一方面,他们加速审批流程,将家族办公室的设立审批时间从原本最长可达一年,缩短至三个月以内。
另一方面,他们加强审查力度,MAS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新规,所有提交的家办税收豁免申请必须同时提交由指定服务商出具的背景调查报告。其中,共有六家公司被指定为背景调查服务商,包括安永、毕马威、普华永道等专业机构。
4、全球博弈
DWC被查引发的不仅是个案震荡,更让整个新加坡家办行业进入警觉状态。
MAS今年已多次强调,未来将加强对单一家族办公室的实质性审核,包括资金来源证明、资产真实性、投资记录及受益人结构。
DWC事件将成为一个典型案例,用来警示那些“披着家办外衣、行资本转移之实”的机构。
目前,新加坡家办豁免政策的核心在于鼓励高净值家族在新加坡长期落地、创造本地就业。但如果被证明存在滥用行为,MAS和财政部可能对门槛、监管周期、信息披露等进行再设计。
这意味着,未来家办的“准入门槛”将更高,享受税惠的条件更严。
对真正的家族办公室而言,这起事件短期会带来声誉阴影,银行、律所、基金服务商在KYC和AML审查中都会更加谨慎,开户、投资审批、信托转移的流程会变得更复杂,合规成本显著上升。
新加坡近年来成为中国及东南亚富豪资产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太子集团事件让监管部门意识到跨国资金在家办体系中的隐蔽性,这可能导致更多审查机制上线,影响后续资金跨境流入。
5、重塑平衡
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监管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MAS副主席徐芳达近期公开表示:“我们需要以‘按风险比例’的方式管理风险,而不是追求‘零风险’的做法。若新加坡过于‘怕输’,就难以把握新机会。”这一表态反映了新加坡在保持金融中心竞争力与加强监管之间的平衡考量。
事实上,全球家族办公室竞争日益激烈。除新加坡外,瑞士、香港、迪拜等地竞相推出税收优惠计划,积极争夺家办市场份额。
香港自2024年推出新的家办政策后,已吸引约3000个单一家办落户。
为增强吸引力,新加坡还在扩大符合基金税收计划的合格投资类型,并简化报告要求。这些措施旨在提升新加坡作为家办枢纽的竞争力,同时确保监管有效性。
新加坡家办架构设计
6、未来走向
DWC被查只是开端,它所代表的,是“家办热潮”背后的一场清理与重塑。
未来,新加坡家办生态可能迎来新一轮整顿与升级:制度更严、披露更细、监管更深。
而对于真正的家族办公室来说,唯有回归财富管理的本质、拥抱透明与合规,才能在这场风暴中安然无恙。
如果说太子集团案揭示的是“灰色财富的跨境隐秘路径”,那么DWC被查则是新加坡家办制度面临的第一次系统性压力测试。
它提醒外界:家办不仅是财富管理工具,也可能被滥用于洗钱与税务套利;一旦监管缺口存在,就可能被高风险资金利用。
MAS近年来推行的家办监管改革,本意是吸引合法资本、巩固金融中心地位,如今则不得不在开放与防风险之间重新平衡。对整个东南亚而言,这一事件也将促使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地强化家办透明度制度。
新加坡的抉择:一边是严监管可能带来的富豪流失(部分资金正转向香港、迪拜等竞争枢纽);另一边是放开约束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2023年涉及30亿新元的洗钱案仍历历在目)。
对新加坡而言,家族办公室的未来不仅关乎财富,更关乎这个城市国家在全球金融生态中的声誉与地位。
楹进集团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专业的精英团队以及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在办理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业务领域树立了卓越的标杆,选择楹进集团,就是选择专业、选择安心、选择为家族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让我们携手共进,开启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的辉煌篇章,共创家族财富的美好未来。
想了解更多《太子集团爆雷,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监管迎来“拐点”?》中的内容。
请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