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家族财富管理解析之荣氏家族
导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显赫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富豪家族,它以百年不败的富贵高高地屹立在中国的商界中,并用富过四代的辉煌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古训,这个家族就是驰名中外的荣氏家族。多年来,荣氏家族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国家培植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其中以商界人士最为突出,从创业先人荣宗敬、荣德生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到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的“红色资本家”、“上海市副市长”、“国家副主席”,从荣家第三代子孙荣智健的“中国首富”到荣氏第四代曾孙明杰的商界明星,无不显示出荣氏家族人物的非凡的商业才干。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这个光鲜家族背后的隐秘化传承和功不可没的家族办公室。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第二个荣氏家族。“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当年毛泽东如是评价。
1
远赴海外与隐秘化传承
“一个家族与一个王朝一样,总是有兴衰起落。没有例外。我们必须懂得惜福,否则下辈子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荣氏家族第三代成员荣海兰曾如是表示。
百余年之前,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是有名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氏企业一度垄断全国面粉市场的1/3,棉纱市场的2/5。荣氏是个大家族,长房荣宗敬有三子四女,二房荣德生有七子九女,所有荣家二代男丁以“仁”排序。在荣家跌宕命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既包括长房的荣溥仁、荣辅仁与荣纲仁,也有二房的长子荣伟仁、次子荣尔仁,还有荣德生那位身兼商界巨子和政府高官于一身的四子荣毅仁。
如今荣氏家族散落海外各地,除去仍旧与中信集团有着扯不断关系的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之外,在内地往来最多的就是荣宗敬的孙女、荣辅仁之女荣海兰。
美国荣氏家族第四代最年轻的家族成员荣宗信,美国New School戏剧学博士。他没有选择家族企业,而是去做戏剧。他正计划成立荣文化基金,有时间也玩玩摄影。
这个背后一直有家族基金支撑的年轻人恐怕理解不了中国土豪们的焦虑。中国内地打拼数十年的创富一代们的财富已经累积到了质变的时刻,他们现在最关心两个问题:二代接班和财富安全。在一个演讲现场,许多国内知名的企业家都在认真聆听这位荣家第四代对家族传承的理解。无论他们是否被荣家后代对慈善和文化的理念所打动,至少国内的创富一代们觉得,荣家四代对财富的理解要比内地首富之子王思聪要靠谱得多。
2
荣氏家族史概览
无锡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是“实业救国”的笃行者。早在1919年,荣氏企业申新、茂新、福新“三新财团”就已经雄踞全国面粉、棉纱两业。
三新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荣宗敬以总经理的身份独揽大权,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外负有无限责任。
荣宗敬出身于钱庄,特别热衷与金融圈打交道。他以公司和个人身份持股10家以上的钱庄与银行,还投资一家保险公司。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荣氏企业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最大股东,这家银行的董事长就是荣宗敬的好友、赫赫有名的银行家陈光甫。
借助银行资本,荣氏企业得以不断兼并扩张。发展到1928年,荣家有茂新一到四厂、福新一到七厂、申新一到七厂,其产能足以垄断1/4的民营资本面粉市场、2/7的棉纱市场。“从衣、食来说,我拥有半个中国。”荣宗敬半生打拼,换来那一刻的意气风发。
据荣海兰介绍,其祖父很早就开始进行海外布局。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都开设了工厂。
“我们家族是最早开始在上海租界区生活的一批人。”荣海兰回忆道,“也很早就适应了中西合璧的生活。”在上海荣氏大宅里,这个有着100多名成员的大家族餐桌上的食物永远不断,既有咖啡和黄油面包,也有中式茶饮和精致的上海点心,小厨房里还常常备着长辈们用来养生的焦米粥。荣家少爷们穿着在南京西路定做的海派西服进进出出,与上海滩权贵宋家、孔家过往密切。
但月满则亏。家族与企业不断扩大之余,人事纷争频现,再加上开支浩大,荣家不复当年的上下一心。笃信风水的荣德生一度认为这是因为三新总公司的选址不当所致,但其实是公司制度与内部管理出现问题。一方面总公司过分集权,致使分厂的效率和产品品质双双下降;另一方面,无人对荣宗敬的总经理权限进行约束,决策风险凸显。
1931年之后,棉纺织业形势的变化使得荣氏企业的问题逐渐暴露。经营环境恶劣、企业激进扩张,再加上荣宗敬父子在外汇市场投机巨亏,最终使得荣氏申新系工厂走到资不抵债的边缘。到1934年春天,就连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国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都停止对其放贷。一时间,与荣氏企业有业务往来的16家钱庄都切断了对荣氏的贷款。
最无可挽回的是市场对荣宗敬的信心,他最终被迫辞去总经理职位。此后又几经转折,幸亏荣德生把名下所有资产抵押融得资金,为申新赢得宝贵的求生时机。但荣氏家族关于企业控制权之争的种子就此埋下。
1937年卢沟桥事变,荣氏企业2/3被毁。翌年,家族的灵魂人物荣宗敬在战乱中离世。
此后战争迫使上海企业纷纷内迁。直至1943年,荣德生才再提公司复兴计划。但此时家族的一代与二代之间、两房之间的矛盾开始公开化。
以二房次子荣尔仁为代表的荣家二代试图建立起现代科学管理制度,包括设立股东会和董事会,以及重新制定组织规则。董事会由股东大会从荣氏家族成员中选举产生,负责执行股东会决议和高管人员的任免。
值得注意的是,荣尔仁还准备成立荣氏家族资金管理委员会,来决定资金的运用。他最终的目的是统一家族企业之后,“把荣氏资本集团能置于万世不败之基础上。”
这场改制计划在各方博弈之下以失败告终。荣家企业开始分裂,申新一、六、七、九以及上海福新各厂控制在长房手中;申新二、三、五厂和茂新等厂另组管理处,由荣德生主持;申四、福五则由荣德生的女婿李国伟负责。
但关于这一段历史争议颇多。一位海外人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荣家的很多事情非常敏感,内地一些资料中对荣家两房的记载与事实出入颇大。
此后荣家加入上海工业资本南逃香港的大潮之中。荣氏长房所有成员,还有二房的荣尔仁等陆续来到香港,并在此创办了大元纱厂、南洋纱厂。
据悉,曾有人把荣家对内地经济的贡献列成一个单子。邓小平看过单子,曾将荣家与中国古代宋朝的杨家相比,评价,“从历史角度来看,你们家也是有功的。”
3
家族办公室设立与运行
来到香港的荣家二代们最终成立了类似荣氏家族资金管理委员会的机构,后独立出来成为荣家的家族办公室。
由于在香港成立,荣氏家族基金架构偏向英式风格。家族办公室一方面掌管家族资金的出入和分配,另一方面对荣氏家族企业担负起控制和监管的职能,并最终对由荣氏家族成员组成的董事会负责。
家族基金保证了荣氏家族的平稳过渡和此后的数代传承。长房荣宗敬三子、24岁的荣纲仁(即荣鸿庆)最后扛起了家族企业的大梁。很多年后,二房三代的荣智健只身来到香港时,正是靠这位“小叔叔”多年经营分红作为本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而长房二代次子荣辅仁则选择带领家人移居美国。
随着昔日上海滩的权贵孔家、宋家的成员也陆续来到纽约曼哈顿的中城区定居,他们往昔世家旧族的岁月似乎得以重现。宴请时餐桌上摆的依旧是上海菜,穿衣风格、言行举止依旧保持着海派风格。在异国他乡,父辈们用这些传统而精致的细节重温上海滩的繁华旧梦。
荣家第三代、第四代则已经完全西化,荣海兰竭力强调荣家已经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之中。她的哥哥荣智江毕业于音乐界的“哈佛”——茱莉亚(The Juilliard School)音乐学院,精擅八国语言,喜欢收藏名表、照相机和私人汽车,年轻时还是一位赛车手。他在摄影方面也有极深的造诣,曾为金门大桥、戴高乐机场拍摄过纪录短片。在他去世之前,荣氏的家族基金一直由荣智江在管理。荣海兰自己则选择在纽约大学读戏剧专业。与所有的名媛一样,她也曾热衷于时尚与演艺,经常在贵族圈中亮相,当过名模、演员,还多次主办过选美比赛。
荣家后代年满十八岁之后就会成为家族基金董事会的一员,他们可以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但也有很多像荣海兰这样不喜欢对着自己的财务顾问们呈交过来的报表和数据,转而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荣氏家族成员名下都有自己的基金,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这笔财富。并不是所有的家族基金都这么开明,一些家族基金在架构搭建时,会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设立许多附加条款来约束后代的行为。而荣家的底线非常简单明确。如果要是吸毒,就会被赶出家门,还有不能欺骗和赌博。
荣海兰曾就家族传承的问题,给了内地企业家们一点建议。她认为关键是创富一代与守业二代的关系。首先,两代人之间往往因经历、生活和教育背景等存有极大分歧。所以,守业二代在能够背负家族重任的同时,还必须能够协调好两代之间的关系,直至双方对家族的未来构想达成一致。“这中间涉及到把以往经验和观念升华和布局的问题,如果二代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富不过三代的情况。
其实,绝大部分家族传承几代后都会变得非常隐秘低调。通过在家族基金中嵌入信托结构,进而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外界很难追溯股东们的真实身份。”
据台湾地区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荣氏家族企业目前仍由荣纲仁(即荣鸿庆)在掌管,当年的南洋纱厂已经变为南洋集团。随着香港纺织业的逐渐衰落,荣氏在1992年将纱厂回迁上海,成立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在漂流近半个世纪后,荣宗敬的后人最终带着荣氏企业回归故里。近几年来,南洋集团也涉足房地产业务。在台湾地区,荣纲仁还成功使得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复业,但只是一个中小规模的银行,不复当年雄风。
4
荣氏慈善公益之路
与财富相比,慈善理念或许是另一个唯一能够真正传承下来的东西。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是荣氏家族历代传承的一条家训。
荣氏家族一向注重教育,早在晚清代就赈济慈善活动。而荣氏族长荣福龄则开创了办义学的先河,设立荣氏公塾广收本族子弟教读。到了荣宗敬、荣德生一代,在社会公益的形势更为丰富多样,设立公益小学校、荣氏竞华女校、公益工商中学、“豁然洞读书处、职员机工养成所、群益小学及初中补习班、江南大学、大公南洋图书馆、上海新善育堂,从面向家族到面向社会招生,从培养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到培养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从教授四书五经到教授文、理、工、商各学科,更为难得的是将办学与申新振新厂员工来源结合起来,解决了就读学生们的工作,还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人才,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提供高技术人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到了荣毅仁一代,在父辈的基础上给一手创办的江南大学贡献资金,并设立奖学金来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荣毅仁之子荣智健还设立“荣毅仁教育基金”“荣智健教育基金”。
荣氏家族的社会公益事业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社会公益慈善范畴,将教育事业、地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慈善救济等纳入荣氏家族特有的社会公益体系之中。更为珍贵的是,荣氏家族的社会公益实践沿着血缘关系传递,血缘关系之外,姻亲关系、拟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也得到了开发,荣氏家族的社会公益实践突破血缘、地缘、业缘关系,既符合中国特殊的人情社会特征,又不断融入了西方现代经验,对中国企业家的传承和慈善之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新加坡移民】
【新加坡商务】
免责申明: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图片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投资移民—保险理财—地产教育—家族信托
楹进集团:同楹共进,一心为您!
如果您对《全球十大家族财富管理解析之荣氏家族》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
可以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