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5投资避坑指南:资金安全与绿卡申请双重保障
作为美国移民的主流途径之一,EB-5项目因“资金安全 + 绿卡申请”的双重属性备受关注,但也有朋友遇到过不少坑、踩过不少雷。
尤其是在新政出来以后,许多EB-5项目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鱼龙混杂,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6条避坑指南,希望能帮助投资者识别风险,守护资金安全。
没有银行贷款的坑多
银行信贷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投资者过滤风险。但银行贷款也非万能,有实物抵押的贷款较为安全,而无实物抵押的夹层贷款风险较高。由于美国贷款审批难度大,如果一个项目有银行贷款,而且开发商自己还投钱,那它的安全系数相对就会高。对没有银行贷款的EB5项目,需仔细辨别其风险。
避坑要点:优先选择有银行参与融资的项目,尤其是开发商同时投入自有资金的,安全系数更高。无银行贷款的项目可能因资质不足或风险过高被银行拒绝,需深入核查原因。
喜欢政府支持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有政府投资并不会保障项目一定成功完成。很多时候政府投资是税收优惠,但在中介嘴里会变成政府投资资金支持等。许多中介会强调某项目的政府背景,特别是政府高管对项目的支持,但这些往往是利用中国投资者对政府背景的迷信,常常只是存在程序性的,没有任何实质含义。毕竟在美国,跟政客合影都是可以明码标价的。
避坑要点:
- 要求中介提供政府资金注入的书面证明(如拨款协议、贷款文件),而非模糊的“支持信”。
- 通过公开渠道(如政府官网、SEC备案)查证所谓的“政府支持”是否属实。
保证回款
有些项目方会承诺投资者EB-5项目的投资回报,甚至保证本金的返还,这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一点,移民局规定EB-5就是风险投资,美国证监会还会要求公司披露项目详情。如果遇到宣传项目是可以百分百保证还款的,或故意错误表述有重大事实未披露的,会构成欺诈行为。这一举措是不符合移民局规定的!
避坑要点:
- 仔细审阅发行文件(如PPM私募备忘录):是否明确标注“投资有风险,本金可能损失”?是否存在隐性担保条款(如第三方回购承诺)?
- 查证SEC备案:若项目方在美国募资,需提交Form D备案,披露真实风险。
就业计算虚标
EB-5 规定得创造 10 个就业岗位,不良项目方就开始耍心眼,用虚高模型夸大就业数。之前有个酒店项目,号称能创造 1200 个岗位,结果开业后实际只雇了 200 人,最后投资者全被拒签。
避坑要点:让项目方提供独立机构出的经济学报告;仔细核查就业计算模型有没有得到移民局认可,像 IMPLAN、RIMS II 这些;优先选施工期就业占比高的项目,运营期就业受市场影响大,风险高。
区域中心资质造假
改革后,区域中心要重新备案,有些新冒出来的机构还用已获批的 I-956F 文件冒充 I-956 资质来忽悠投资者的。
避坑要点:移民局官网查区域中心最新资质状态;确认区域中心至少有 5 年成功项目经验。
项目地理位置 “踩坑”
为了符合 “目标就业区”(TEA)条件,选在偏远又没商业价值的地方。之前有个农村养老院项目,当地人口太少,入住率不到 20%,就业和还款全都失败了。
避坑要点:用谷歌地图看看周边人口密度和商业配套;优先选都会区 1 小时车程内的 “政策型 TEA” 项目;核实州政府 TEA 认证文件有效期,新政后每年都要更新。
总之,EB-5是一条可行的移民途径,但涉及高额投资和较长等待期,务必谨慎选择项目、区域中心和律师团队。建议在投资前进行充分尽调,并咨询专业移民顾问,以最大化成功几率,安全获取美国绿卡。
想了解更多《EB-5投资避坑指南:资金安全与绿卡申请双重保障》中的内容。
请添加楹进集团顾问微信咨询。⬇⬇⬇






